最新网址:www.disanzww.com
字:
关灯 护眼
第三中文网 > 瀚海唐儿归 > 第845章 大阪之夏(下)

第845章 大阪之夏(下)

五六月间,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了,小五郎敞开了胸前的衣服,喘气喘的跟拉风箱一样,双脚早就麻木,但仍然还是在机械的往前走。

周围的同袍都跟小五郎差不多,不像是在行军,而是在逃难。

他们是刚刚从大轮田泊朝难波京狂奔回来的。

这可真是太折磨人了,从难波京到大轮田泊足足有一百七十里,他们刚跑到大轮田泊,只待了七八天,又被紧急要求返回。

长途行军,特别是这种在士兵内心觉得是走了冤枉路的长途行军,对于士气的打击,是非常严重的。

小五郎现在就是这种感觉,极度劳累,让他心里刚刚升起不久的爱国之情,顿做乌有。

想象中,他小五郎应该是手持太刀,冲入敌阵中大砍大杀,就算是寡不敌众,那也是精忠报国的英雄儿郎。

可是,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,满腔热血在来回奔波的灰头土脸中,消失殆尽。

藤原秀乡伴在左大臣藤原实赖身边,两人同出一族,虽然藤原秀乡是疏宗支脉,但有斩杀平将门的威风在,东国武士又有善战之名。

到了这种需要借重武人的时候,左大臣还是很能礼贤下士的,何况还算是自家人。

藤原秀乡骑在一匹不算矮小的北海道马上,这种小马儿一般只有四尺,也就是一米二三高,当然,也有小概率能出高头大马。

藤原秀乡乃是一国国守,自然不可能骑矮马,他胯下的这匹褐色北海道马足足有五尺高,在倭国,算得上非常神骏了。

眼见队伍迤逦十余里,前后混乱,维持秩序只能靠一堆下司职和有武官官衔的卫府舍人、少尉等,藤原秀乡急的不行。

这军队强不强,光看行军就能看的出来,朝廷已经上百年没出动过几万人征战了,因此调度一塌糊涂,实在称不上有多强。

而据藤原秀乡所知,燕寇来自安东,素来以骑兵见长,虽然他没见过中国的铁骑是什么样子,但虾夷人的骑兵,他是见识过的。

虽然人少,但彪悍迅捷,擅长突袭,想来这燕寇铁骑也是如此。

反观自己这边,行军一塌糊涂,一旦被突袭,那就要万劫不复了。

想到这里,藤原秀乡策马赶到左大臣藤原实赖身边进言道:

“左府,我们大军马上就要到达难波京外,这里一马平川,极易遭到燕寇突袭,下臣请率本家精骑五十,前出为大军遮蔽、侦查。”

战争这个词,在藤原实赖脑海中的印象一点也不深,因为倭国就没打过什么打仗,他当然也想象不到中原铁骑有多凶猛。

对于行军的危险,左大臣也没有深刻见识过,他根本看不见危险在哪,只不过既然藤原秀乡愿意去担任游奕骑,他也不反对。

藤原实赖笑呵呵的看着藤原秀乡说道:“有上国守出马,大军定然稳如泰山,我再拨藤原家骑士五十名给你,防备燕寇。”

在日本的行政体系中,隶属于各个道的郡国,也分大国、上国、中国、下国。

国司中分为守、介、椽、目四等,其中守是一把手,介是副手,椽排序第三,一般是本地豪族,目是书记官之类,再下面的就是吏员了。

藤原秀乡是从四位下的下野守,下野又是上国之一,所以藤原实赖很亲切的称呼他为上国守,明显具有拉拢的意味了。

倒是藤原秀乡脑海里压根就没想这么多,军人对于危机的直觉让他觉得肯定要有大事发生了。

当即把手一拱,立刻就心急火燎的带着一百骑离开大阵,向前面探查而去。

一路上,正在行走的士兵看到藤原秀乡这一百骑,顿时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欢呼声。

因为这种一人双马,大部分有铁制挂甲,马侧挂着强弓的骑兵在倭国来说,是极为强大的武力。

这倭国由于平原狭小,骑兵本就不多,加上他们的对手虾夷人居住的关东和北海道有几块小平原,因此反而是虾夷人大多能骑马射箭。

而为了反制他们,倭国就组建了这种穿着挂甲或者从挂甲进化而来,漆了红黑两色油漆大铠的骑兵。

此外他们还喜欢批黑、红两色奇怪披风,让自己看起来很威猛。

这种在中国人看来有些奇葩重甲骑兵,算是后来日本三色母衣众骑士的源头之一。

而且射杀了传说中悍勇无敌的平将门后,藤原秀乡也在倭国武士中被视为勇将,名声非常之高,这些武士知道路过的是藤原秀乡,因而更加兴奋。

不过藤原秀乡没有精力去听这些赞美,他现在就想知道,淀川是不是还在自己这方的掌握中。

淀川,是难波京大阪最重要的河流,此时的大阪市区还在淀川东岸,因此淀川不是像后世那样穿城而过,而是起到了一个护城河的作用。

但同时,如果敌人掐断了淀川上的桥梁,就能把他们这五六万大军给堵在难波京大阪城外。

到那时候,城内防御空虚,城外的人没补给,末日就会来临。

就在藤原秀乡心急火燎的时候,远处一勇将也率七八十名骑兵奔驰了过来,此人正是昔日跟藤原秀乡一起征讨平将门的平贞盛。

“藤原君可是要去淀川?平氏特来相助。”

平贞盛隔着老远就问了起来,不愧是现今倭国在关东开拓的大将,几乎是在同时,两人都发觉了不妙。

藤原秀乡见到平贞盛顿时一阵大笑,心里的阴影仿佛一下消散了很多,“平君还是如此忠君爱国,那咱们就一起去守住淀川吧。”

平贞盛也大笑几声,“燕寇精锐,要去就去多点,这一二百人能济得什么事。”

说着平贞盛对着正在围观他们的倭人喊道:“这里是上野国守藤原君要去探查淀川,可有勇武者敢随行,先去会一会燕寇?”

随着平贞盛的喊声,不少带着甲拥有庄园的下司职、精锐的贵族家武士、有兵卫、近卫头衔的卫府舍人纷纷响应,不一会就聚集起了两千多人。

藤原秀乡赞许的看了平贞盛一眼,两人虽然都没商量过,但是在心里就是觉得燕寇早就在和歌山登陆,是很有可能过来的突袭的。

当即,藤原秀乡对着汇聚过来的两千余人说道:“既是诸君信任我秀乡,那咱们不妨约定的更加清楚些。

愿意听从命令不擅自行动的就留下,战胜燕寇之后,自有大大的封赏。

若是只来凑个热闹,那就请回,这份情某藤原秀乡承了。”

这一众下司职和武士既然能主动出来,就证明他们确实是有些勇武之辈,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退却,纷纷表示愿意听命。

于是藤原秀乡趁热打铁,立刻将这两千人组成了一个军团,由他担任军毅,平贞盛为校尉,下面分设旅帅、队正等大小官职。

好家伙,这要是在大周,一个勋贵敢在军队行进中私人编组军队,别说本人了,全家都要掉脑袋。

但是在倭国,这反而是极为正常的。

班田制崩溃后,由地方警固使组建的军队模式根本打不了正规仗,所以在危急时刻,恢复这种军毅-校尉-旅帅-队正的军团模式,反而是最有效的。

。。。。。

要说不能小看天下英雄呢,这藤原秀乡和平贞盛还真没猜错。

慕容信长在率大军将橘远保逼回大阪城后,当即就留下尚未去就藩的向训坚守,军中同样多置旗鼓,还摆出一副要打造攻城器械的样子。

但慕容信长本人,亲率由慕容彦超、赫连海龙、元彦超、赵思绾、张建雄、耶律归忠、日鲁格等悍将组成的骑兵五千人,悄悄越过大阪城,去偷袭从神户返回的倭军主力了。

之所以要打的这么冒险,那是因为信长儿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。

自从大军冒险在冬季渡海之后,军中冻伤、感冒者就与日俱增。

在打下淡路岛之前,水土不服的人就开始增多,要不是在淡路岛修整了十几天,恐怕情况会更加严重。

本来他慕容信长点起了三万大军和万余水手,共计四万多人。

但现在除了驻扎大宰府、赤间关和严岛的七八千人以外,还能拥有百分百健康的,也就两万多人。

其中稍弱的八千上下在王景和李汉琼手里,他们正一部分看住小野好古,一部分精骑在倭军主力身后徘徊。

剩余的一万四五千人中,还有两千在淡路岛,慕容信长身边,也就是一万二三千人上下。

这.按人数算的话,慕容信长这应该是历朝历代征服者中出兵最少的了。

他来征服倭国,现在可用之兵只有一万二三千人,但倭人军队除开不能动弹的小野好古,也还有七万余人,且人数还在增加。

同时,平安京、平城京、难波京三京所在的大阪平原上有人口七十余万,真到了最后时刻,再拉出五万丁壮也是可能的。

敌人虽然弱,但人数一多,也很麻烦。

不是不能击败他们,而是你很难在击溃后做到控制,不能强有力的控制这些人口,那么就会陷入战争的泥潭。

所以,很久没有亲自上阵的慕容信长,做出了亲率五千精骑突袭倭军主力,力求一战就将他们的行政指挥能力彻底打垮。

。。。。

远处淀川隐隐在望,藤原秀乡甚至都听到了淀川水的哗哗流动之声,目之所及,青绿的稻苗随风起伏,看来又是一个好年景。

平贞盛也策马跟了上来,看到淀川上的大桥还完好无损,顿时就放下心来了。

难波京也就是大阪,地势西低东高,只要大军能回到城中,就算外城无法守御,但东城的森之宫一带地势高峻,水网密集,足以坚守。

藤原秀乡手指东北一处密林说道:“若是没记错的话,那里应该有一个小砦堡。

还请平君率六百精锐前去扎营,某则在大桥周围立寨,只要等到左府大军归位,一切就安全了。”

“喏!”此时倭人上层通行唐音,平贞盛叉手唱喏,立刻就准备带人前去。

只是他还没将麾下骑士召集完全,就见那处密林中飞鸟狂奔而起,无有大风树枝却哗哗作响,间或还有隐约的马蹄声响起。

推荐阅读: 重返2019 农门福女:厨神王妃很嚣张 地星使命 原来我真的无敌了 护花狂兵 无上帝尊 阴阳诡事录 狂血圣帝 记忆陷阱 扮丑后被千亿大佬缠上